首頁>檢索頁>當前

        全社會要共同守護青少年的“心”世界

        發(fā)布時間:2024-03-05 作者:《人民教育》記者 宋佳欣 冉楠 來源:中國教育報

            ■兩會訪談錄

        學校應該從預防的角度著力,營造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和心理能力的校園生活流程

        在今天,家長不能認為孩子只要吃得好、穿得暖就沒有問題,我們要理解現代化的個體有什么樣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要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涉及多個領域和主體,我們要有整體的觀念,堅持系統(tǒng)治理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是黨中央關心、人民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重大課題。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fā)《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202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要以身心健康為突破點強化五育并舉,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區(qū)謝家灣學校黨委書記劉希婭和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詢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黨委書記喬志宏教授做客中國教育報刊社“兩會訪談錄”演播室,接受《人民教育》記者的采訪,就“全社會如何共同守護學生心理健康”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為學生營造有幸福感、安全感、歸屬感的外在環(huán)境

        記者:人的心理與社會變化密切相關。劉書記,您在履職期間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研,請問您在調研中對青少年當下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有哪些新的發(fā)現?

        劉希婭:在調研中我發(fā)現,無論是城市還是城鄉(xiāng)接合部,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仍然存在,特別是在中學階段。這些心理健康問題可能是由于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中的各種復雜因素所導致,給孩子和孩子所在的家庭帶來了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壓力,也對孩子的成長與發(fā)展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全社會都有必要、也有義務共同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守護孩子的茁壯成長。

        記者:劉書記的調研情況令我們對青少年現在所面臨的環(huán)境有了更多了解。請問喬教授,我們現在應該怎樣重新認識和理解青少年的生存環(huán)境和狀態(tài)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

        喬志宏:總的來講,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與生物遺傳因素有關,但是對于兒童和青少年來講,心理健康更與其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教育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有關。如果教師、家長的要求過高,學生在環(huán)境中感到壓力過大、喪失信心,體會不到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正面因素,心理就容易出現問題。因此,學校、家庭、社會都應該致力于為學生打造一個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歸屬感的環(huán)境,讓學生喜歡并享受其所處的環(huán)境。

            學校應主動連接社會和家庭,合力助推學生健康成長

        記者:學校是立德樹人的主陣地,請問劉書記和喬教授,學校在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養(yǎng)、營造良好成長環(huán)境方面,該如何發(fā)力?

        劉希婭:首先,學校要讓學生在學校的生活體驗更加優(yōu)質,避免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和生活的剝離。美好的生活和優(yōu)質的學習體驗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學??梢詮膶W生的上課體驗、師生的交互方式、同伴間的溝通交流渠道等方面進行調整。

        其次,學校應該從預防的角度著力,營造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和心理能力的校園生活流程。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最重要的場所不是心理咨詢室,而是最普通的家庭和學校,甚至是每一間教室。我們需要讓學生在校園的每一個地方都能夠釋放自己,能夠很好地表達自己,與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互動。

        再其次,應推動全員心理健康教育。例如,我會帶領學校教師共同研發(fā)心理健康課程,研究學生的生活,研究怎樣通過情緒突破口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品質。

        最后,學校要主動積極地與社會和家庭連接,主動引領家長。盡管學校會面臨家長帶來的一些壓力,但作為立德樹人的主陣地,學校要有主導的意識和能力,有鮮明、正確的價值取向,引導家長和學生正確認識心理疾病,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學校還要引進一些社會資源,如高校教授、醫(yī)院醫(yī)生等,共同做好家長的聯系工作,讓校家社協(xié)同,合力助推學生的健康成長。

        喬志宏:我很認同劉書記的觀點。我們需要讓每一位學校教師都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要讓每一個學科課堂都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陣地。如果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體會到自信和自主,在課堂上有歸屬感,并從學習的內容中找到意義感,那么這個課堂就會是一個富有心理成長機制的積極環(huán)境。

        此外,我們要規(guī)范現有學校心理教師的工作職責和能力標準,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為家長提供專業(yè)支持。

            尊重孩子成長規(guī)律,倡導現代化的家庭教育方式

        記者:家長與孩子所處的時代已然不同,教養(yǎng)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請問二位,家長需要特別關注哪些方面?

        喬志宏: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常開玩笑說,家長是唯一沒有經過培訓、沒有獲得證書就上崗的“職業(yè)”。在家庭教育里,更多的家長是憑借個人經驗教育孩子,但這在今天遇到了很大的挑戰(zhàn)?,F如今,社會環(huán)境和孩子的生長環(huán)境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00后”“10后”的孩子有著較強的自我意識、自主精神,但是很多家長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還停留在過去,導致家庭教育和孩子的發(fā)展需求之間出現了較大差距。所以,今天的家長迫切需要進行符合時代特征的家庭教育,學校需要為家長設置規(guī)范的、成熟的、完整的家庭教育內容結構,讓家長能夠了解孩子各個年齡階段的成長規(guī)律、心理發(fā)育規(guī)律,采取有針對性的、符合時代特點的教育做法。

        此外,家長需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規(guī)律。在今天,家長不能認為孩子只要吃得好、穿得暖就沒有問題,我們要理解現代化的個體有什么樣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要。一個健康的孩子,需要具備“自主”這一核心素質,自主性的滿足不僅是孩子自身的需求,也是國家的需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xié)同融合發(fā)展,最終是要建設創(chuàng)新型社會,而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就是要有自主創(chuàng)造的能力。因此學校和家庭都需要重塑教育理念,從教育制度、評價體系到日常的教育行為,都能夠按照孩子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性品質培養(yǎng)的規(guī)律和需要,以及國家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需要調適教育教學。

        尊重孩子的內在特征,給予孩子更多自主性,孩子往往越發(fā)具有自律意識。相反,如果給孩子施加過多的外部控制和約束,孩子反而會越發(fā)失去自我控制和約束。這樣的規(guī)律和道理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

        劉希婭:我很贊同喬教授有關孩子自主性的觀點。我認為給予孩子自主性是家長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自律性、成就感的重要方法之一。因為當孩子感覺到自己有很多的自主機會和空間,他們會覺得自己是生活的主人、學習的主人,進而產生自我負責的意識,即使面對錯誤和失敗,也能坦然地接受并改正,在不斷嘗試中獲得心理品質和綜合能力的進步與成長。所以我認為家庭要特別注意降低對孩子的過度管控,增加孩子的自主性。每支持一次孩子的自主性,其實就是給予孩子一次終身可持續(xù)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機會。

            堅持整體觀念、系統(tǒng)治理,不斷優(yōu)化教育生態(tài)

        記者: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需要我們所有人都行動起來。那么請問二位,社會力量如何有效參與,共同守護學生的心理健康?

        劉希婭:我希望社會各界著眼于孩子立場,摒棄一些功利,多一些擔當。

        就整個社會的角度來說,我們要建立更好的教育生態(tài)。從升學機制到孩子們學習流程中的評價機制、評價工具等,都要更多地從整個國家民族的高度,優(yōu)化系統(tǒng)性的教育生態(tài)。

        另外,我特別建議高校在培養(yǎng)心理健康教師的時候,從側重培養(yǎng)他們怎么去干預和治療咨詢轉向日常生活的預防。此外,需要進一步規(guī)范和管理心理咨詢師行業(yè)。

        喬志宏:我們確實應該對心理咨詢師這個職業(yè)有更多的管理,應該更加規(guī)范、更加專業(yè)。

        在高校層面,我們需要注意發(fā)揮專業(yè)引領和人才培養(yǎng)的功能。除了注重心理健康教師的專業(yè)基礎知識,也要制定相關的培養(yǎng)計劃,引導學生深入中小學,與在職的心理教師進行交流,增強自己的實踐學習。同時,高校也可以利用自身優(yōu)勢組織提供優(yōu)質培訓,幫助一線教師增強理論水平。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涉及多個領域和主體,我們要有整體的觀念,堅持系統(tǒng)治理。《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中,明確了五育并舉、健康教育、健康監(jiān)測、預警干預、人才隊伍、健康科研、心理服務、成長環(huán)境等八方面內容。這也是健全多部門聯動和學校、家庭、社會協(xié)同育人機制的具體舉措,為我們今后的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了方向和要求。

        《中國教育報》2024年03月05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pinthepufferfi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亚洲综合色88综合天堂,亚洲最的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婷婷五月中文字幕在线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