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春天,我剛大學畢業(yè),在皖南的一座小城教書。一次偶然走進新華書店,我習慣性地向柜臺后面的書架掃視,忽然發(fā)現一本書,書脊上寫著“美的歷程”。李澤厚先生是我們青年人的偶像,此前我曾讀過他的《中國近代思想史論》等幾本書,也看過他不少美學論文,便趕緊叫來售貨員索要這本書,匆忙翻閱了目錄和若干文字,就果斷買了下來。書中獨特的見解、精彩的論斷、精美的文字,都帶給我巨大的沖擊和享受。找到好書的日子是那樣甜蜜,連空氣都是香的。找到一本好書,就是發(fā)現新的知識,探尋新世界的秘境,享受求知的喜悅,憧憬人生未來充滿可能性的彼岸。
我一直認為,讀書并不僅僅是“讀”,在讀之前先要“找”,找到你這輩子需要的那幾本書,找到你生命中的知音之書、伯樂之書、智慧之書,讓它參與你的人生發(fā)展。找書,是讀書的關鍵能力,會不會找書,能不能找到好書,是衡量閱讀者是否成熟、是否合格的一項標準。
那么,怎樣找到一本好書?
一是通過師友推薦。和喜歡讀書的朋友彼此交換好書信息,尤其是那些博學的師友向你推薦讀到的好書,三言兩語的點評可以讓你少走彎路,盡快找到你需要的好書。有一段時間,我特別癡迷于教師實踐知識的研究,去上海師大國培班講學時,高晶博士向我推薦了陳向明老師剛出的《搭建實踐與理論之橋》一書,找來讀后極大深化了我對教師實踐性知識相關研究的理解。前些年,我開始關注項目學習研究,向朋友詢問應該看什么書,朋友們推薦了幾本書,讓我摸清了該領域的前沿和制高點,對項目學習有了完整的認識框架。
二是通過作者找書。優(yōu)秀的作者本人就是一個品牌,書的質量是有保證的,可以追蹤著一本一本找來讀,絕不會吃虧。記得早些年,我讀到呂叔湘先生的《語文常談》,十分喜歡,便找來呂先生其他書讀,《文言虛詞》《筆記文選讀》《中國文法要略》《英譯唐人絕句百首》《中國人學英語》……一路讀下來,增長了知識,還認識了作者在語言學家之外豐富的面相。這種以作者為中心找書讀書的過程,還原了作者讀書治學的軌跡,使之引領自己的閱讀歷程,讓自己的閱讀有了生命的溫度和力量。
三是通過注釋或者參考文獻找書。書中引用的文獻不僅是作者展開分析論證的材料,也是作者靈感創(chuàng)意的來源和起點,無意之中透露出作者找到的好書。所以,按圖索驥可以幫助你進一步思考和探索。讀《美的歷程》,我就在字里行間找到了錢鍾書的《談藝錄》、聞一多的《唐詩雜論》和宗白華的《美學散步》。幾本書讀后,不僅讓我對《美的歷程》有了更加豐厚的理解,而且發(fā)散開來,對中國美學許多原點性問題也有了進一步的思考。這種找書的策略隱含著某種治學、探索的雛形,往往為有成就的學人所青睞。
四是通過某個專題的鉆研來找書。為了研究問題,我們常常找同一領域的資料進行專題性閱讀。在找書的過程中,快速瀏覽,不摳細節(jié),把握核心,作出大判斷,找到你對該專題思考研究的支點性作品,形成大概思路。記得我曾應某雜志之約,撰寫一篇對教育部《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中人文社科類圖書閱讀的指導文章。我找來了該目錄涉及的從小學到高中共計56種書,瀏覽后從中選出《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以及張岱年的《中國文化精神》、樓宇烈的《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楊伯峻的《論語譯注》《孟子譯注》、陳鼓應的《老子今注今譯》,打了幾根樁,作為撰寫文章的骨架材料,重點細讀,最終圓滿完成任務。
我們的人生成長和終身學習需要的不是一兩本好書,如何才能源源不斷地找到好書?
中學時代,每次放學路過新華書店,我總要在柜臺前站一會兒。書架是分門別類的,上面的書目我爛熟于心,因此一有新書便特別顯眼,總能被我及時發(fā)現找到。這樣,我便養(yǎng)成了上下左右一格一格找書的習慣,久而久之,心里便有了一個虛擬的書架。每一本書買回來,心里琢磨著該放在哪里,它的前后左右應該是哪幾本書……書架直觀具象地展示著我對書的理解、讀書的經歷和讀書框架。從小書架到大書架,從一個書架到多個書架,我的閱讀有了內在的邏輯。大學畢業(yè)后,我在一所鄉(xiāng)鎮(zhèn)中學教書,雖然那時買書不易,但出版社和書店常印些新書目錄或聯合書訊,我便寫信索要,記下自己看中的書,帶在身上,尋尋覓覓,源源不斷地找到好書。后來我知道有一門學問叫“目錄學”,有一種書叫“書目”,它“辨章學術、考鏡源流”,通過對傳統(tǒng)典籍的評價、優(yōu)劣的比較,給初學者閱讀門徑的指引。我翻閱了《書目答問》和《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明白了從書目入手,找書讀書、構建閱讀框架的方法。在合肥進修的那兩年,我常去四牌樓新華書店,每次都能買回幾本好書,引得室友們嘖嘖稱道。在他們看來是神乎其神,但在我不過是按圖索驥,因為我心中有一份好書清單。
可惜,這類書目僅限于傳統(tǒng)文化典籍,當代中學西學的書目卻不曾見過。后來我找到兩種書,雖不以書目命名,但某種程度上具有書目的作用。一是胡文輝的《現代學林點將錄》,二是趙一凡的《從胡塞爾到德里達——西方文論講稿》和《從盧卡奇到薩義德——西方文論講稿續(xù)編》。前者借用“點將錄”的傳統(tǒng)形式,點評中國現代學術史上大家名家共109人,另附有域外漢學家影響中土者19人,對其學術經歷及成果加以“印象式點評”;后者則是把紛繁復雜、光怪陸離的西方思潮和文論概括為現象學、結構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以及后現代主義等幾大流派,展示西方學術文化思潮的嬗變、代表人物及其學術成果。這兩本書讓我有了一幅中西方現代學術的知識地圖,強化了書目意識,把中外大家和他們的代表作內化成為我身體內的圖書館,書海遠航,不迷失方向。
讀書,往往是“書套書”,是一個“連環(huán)套”。陳樂民先生說:“每一本書都藏著許許多多的‘環(huán)子’,都套在另外的書上,每本書好像都是一套索引,引出各式各樣的書來?!保ā稌猜P》)下一本好書就藏在這一本書的閱讀之中。每本書都不是孤立的,周圍有一批與之互證、互見、互補的書,背后有一個知識系統(tǒng),它構成你的閱讀視野和品位。找書的過程并非外在于你生命的硬盤式的保存,而是結構化的分類、重組和加工,這樣找來的書,彼此可以打通,讓你發(fā)現這本書和那本書的聯系,形成新知突觸,并不斷迭代,日趨完善,獲得事業(yè)的發(fā)展和人生的進步。大約十多年前,我開始閱讀中外教育原典,結果“書套書”,越讀越多,依次找來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懷特海的《教育的目的》、范梅南的《教學機智》、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陶行知的《中國教育改造》……這些教育家的書與一般教育專家的書不大一樣。如果說一般專家的書像手電筒,那一束光雖然亮,但周圍都是黑的,看不清周圍復雜的聯系,那么教育家的書就如燈籠,雖然光不太亮,但照亮一大片,讓人洞察教育現象的普遍聯系及其本質。這些書的內容不同,但從思想譜系上看,都是有思想血緣的親戚,都把人的成長放在首位,具有教育改革、思想解放的啟蒙力量。它們互相聯系、彼此嵌合、觸類旁通,整合成認知模型,讓我不斷追求新的知識創(chuàng)造。
有些青年朋友常常把找書理解為網絡的檢索,把一切都交給智能工具和算法,以為只要輸入關鍵詞,好書就唾手可得。殊不知,找書的過程也是你判斷優(yōu)劣的過程,是在癡迷中虹吸一切的敏感,是你對于自己未來學術人生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和架構。離開了這些有溫度的找書的故事,就不可能找到一本又一本的好書。因此,我們要有不被現代技術替代的“絕活”,這樣才能駕馭技術,與技術共舞,做一個好書的偵探、知識的獵人,去構建自己學術和生命的理想國。
(作者單位系南京市第十三中學)
《中國教育報》2023年11月08日第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pinthepufferfi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