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學科學習如何在課堂中實施?”……打開“備、研、教”云平臺,江蘇省宿遷市鐘吾初級中學數學教師盧愛將問題拋向了網絡的另一端——蘇州市立達中學校,很快立達中學校的名師團隊給出了解答。這種基于云平臺的教學研討活動,在鐘吾初中已成為常態(tài)。作為受益者之一,盧愛在今年舉行的宿遷市初中數學青年教師優(yōu)質課和學科素養(yǎng)大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兩所學校的教研融合是宿遷、蘇州教育合作的生動實踐。早在2001年,江蘇省委、省政府為推動區(qū)域共同發(fā)展,作出了“南北掛鉤”的重要戰(zhàn)略決策,蘇州市與宿遷市掛鉤合作全面開啟。經過多年的結對共建,兩地已經形成了攜手共進、互促共贏的局面。
“宿遷教育緊抓‘南北掛鉤’幫扶政策機遇,大力實施‘教育補短板’工程,近兩年爭取幫扶教育項目資金2.25億元,安排共建項目46個,涉及校際協作、教師隊伍建設、教研共同體建設、資源共建共享等內容,多點發(fā)力助推全市教育高質量發(fā)展?!彼捱w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倪成城說。
借著“南北掛鉤”幫扶政策的東風,蘇宿兩市教育部門簽訂了《蘇州市·宿遷市教育南北共建高質量發(fā)展合作協議》,整體部署教育結對幫扶合作項目。宿遷各縣(區(qū))瞄準蘇州結對掛鉤縣(區(qū))教育資源優(yōu)勢,在課程基地建設、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智慧校園建設等方面,提煉了昆山·沭陽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計劃、吳江·泗陽基礎教育內涵建設工程等多個教育補短板項目,為全市教育高質量發(fā)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區(qū)域整體聯動,校際合作互動。在這種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宿遷市的教育生態(tài)正悄然發(fā)生變化。
泗洪縣實驗小學一年級主任高曉紅今年4月來到結對學校常熟市實驗小學跟崗學習。學習結束后,她把“以兒童為本位”的教育理念帶回了泗洪實小,目前她已經著手布置一年級廊道文化墻,在環(huán)境打造中彰顯“以生為本”的教育內涵。
“蘇宿兩地19對、37所結對學校,結合實際,科學排出需求清單,找準雙方共建結合點,在項目建設中實現了互通共融、攜手發(fā)展?!彼捱w市教育局副局長林松說,點對點的結對幫扶解決了部分學校的難題,但宿遷教育人并不止步于此,“蘇宿教研共同體建設行動”從全市層面實現了與蘇州教育的深度共建共融。
去年8月,江蘇省教科院、蘇州市教科院與宿遷市教育局聯合召開蘇宿教研共同體建設研討會,達成整體合作框架:蘇州向宿遷開放1000個線上資源中心注冊賬號,宿遷市義務教育學科教師常態(tài)化參加蘇州各類線上培訓活動,共享線上線下學案、教案、課件、試卷、音頻、視頻等優(yōu)質資源?!皟傻亟處熃柚ヂ摼W教育平臺開展集體備課、同課異構、教學反思,實現了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有力促進了宿遷市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彼捱w市中小學教研室副主任苗飛說。
名師成就名校,名校滋養(yǎng)名師。宿遷市還致力于打造“蘇宿育名?!薄疤K宿育名師”“蘇宿育英才”三大品牌,把蘇州的先進育人理念、辦學特色與宿遷教育深度融合。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海實驗中學副校長梁軍去年8月跨江北上,從宿遷市蘇州外國語學校前任校長成素萍手中接過“接力棒”。
作為蘇州市中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蘇州市初中語文研究組成員,上任伊始,梁軍就把提升“名師”隊伍作為首要工作任務,依托“吾悟”教師專業(yè)成長力工程,構建教師可持續(xù)發(fā)展機制,搭建平臺為教師賦能。
一年來,他協調蘇州專家團隊到校舉辦講座、開設名師課堂,選派教師赴蘇州參加培訓,常態(tài)化開展線上教研活動,實現優(yōu)質課堂資源共享。在今年4月舉行的宿遷市優(yōu)質課基本功大賽中,宿遷市蘇州外國語學校有7名教師榮獲一等獎。
今年以來,宿遷選派了189人次赴蘇州學習交流,蘇州選派33人來宿開設名師課堂?!俺B(tài)化的‘雙向奔赴’讓兩地師資隊伍形成了互通共融、學習互鑒、攜手發(fā)展的良好局面?!彼捱w市教育局教師工作處處長周慧明說。
在宿遷,泗陽縣上海路小學依托蘇州市吳江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加大內涵建設,構建了全面而有個性的校本化學生品格生長課程體系。宿城區(qū)成立9個名師工作室,與蘇州市吳中區(qū)名師師徒結對,共同開展跨區(qū)校的教研、培訓、研修等活動……
自“教育補短板”項目實施以來,宿遷市在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高中教育優(yōu)質特色發(fā)展等方面齊頭并進,走出了一條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特色之路?!拔磥恚覀儗摹a短板’轉向‘增優(yōu)勢’,不斷推動宿遷教育強基礎、創(chuàng)示范,讓教育公共服務更充分、更優(yōu)質、更公平,為區(qū)域經濟發(fā)展貢獻教育力量?!蹦叱沙钦f。
《中國教育報》2023年10月24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pinthepufferfi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