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年,那些非凡的教育事
【關鍵詞】“雙一流”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最重要、最核心的改革,就是推進“雙一流”建設。其“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理念,深刻影響著中國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和走向。作為教育部“‘雙一流’建設動態(tài)監(jiān)測和成效評價方案課題組”的專家,我長期觀察并親歷著“雙一流”建設的進程。
“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劍橋,但會有第一個北大、清華、浙大、復旦、南大等中國著名學府。我們要認真吸收世界上先進的辦學治學經驗,更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的講話,為“雙一流”建設錨定了基本方向,即不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趨,要走出一條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此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15次會議審議通過《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雙一流”建設正式拉開序幕。
2017年9月,首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發(fā)布。
動態(tài)調整、能進能出是“雙一流”建設的重要突破。幾乎與首輪建設名單公布同步,評價方案的設計研究工作也迅速展開。2020年,專家組對首輪“雙一流”建設的成效進行了評價。我們欣喜地發(fā)現(xiàn),首輪“雙一流”建設成效突出,在結構變化方面尤其值得稱道,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3個方面。
一是推動了高教強省建設。在“雙一流”建設的推動下,各省級政府都啟動了該省的重點建設工程,帶動400多所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高質量的區(qū)域高等教育體系逐步形成,高等教育與區(qū)域協(xié)同發(fā)展初見成效。
二是扭轉了“五唯”評價導向,初步建立起中國特色的高校評價體系,推動了中國高等教育治理現(xiàn)代化。“雙一流”建設前,一些高校熱衷于“洋標準”,而“雙一流”建設強調“四個面向”,以前沿突破和服務國家需求論英雄,扭轉了過去不科學的評價導向,初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新路。
三是整體成效突出。在“雙一流”建設的推動下,自然科學領域產出了一大批前沿突破性的學術成果,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初步建構了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為推動我國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chuàng)新高地打下了堅實基礎。
從模仿學習到自主建設,高等教育領域發(fā)展方式的變化,體現(xiàn)的是中國越來越飽滿的自信、越來越堅定的腳步。相信在“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指引下,依托“雙一流”建設的持續(xù)推進,中國高等教育一定能行穩(wěn)致遠、屹立世界。
(本報記者劉亦凡采訪整理)
《中國教育報》2022年08月24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pinthepufferfi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