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轉的歲月時光里,
孫元金課堂上是好老師,
課堂外是孝順兒子。
劉玲琍是老師,更是媽媽。
楊淵像媽媽一樣成為了鄉(xiāng)村教師,
守望山區(qū)孩子的夢想。
割不斷的母愛,
激勵著他們每一段成長的歲月。
平凡的人,總是給我們最多感動。
在“母親節(jié)”這個特殊的日子,
一起聆聽他們的故事,
回首與母親共度的溫馨時光。
1
孫元金:課堂上是好老師,課堂外是孝順兒子
4月7日,孫元金抬眼看了看辦公室墻上的鐘表,合上備課本,準備去教室上課。在他身后的小馬扎上坐著一位71歲的老人,老人名叫韓樹芳,是孫元金的母親,患有阿爾茨海默癥和孤獨癥。
在飲水機上接滿一杯溫水后,孫元金小心翼翼遞到母親手中,輕聲地囑咐幾句后,離開了辦公室。這是孫元金帶著母親上班的第六個月。
“仿佛就是一夜之間,我和媽媽的身份對換了,以前,都是她在保護我?!?/span>
三年前,孫元金的母親韓樹芳被確診患有阿爾茨海默癥,不僅記憶力嚴重減退、且常常迷路走丟。孫元金要上班,家中又無人照看。那段時間,他一天到晚掛念著母親。
1996年,在孫元金備戰(zhàn)中考的關鍵階段,父親因車禍去世。父親早逝,母親幾乎是他成長階段家中唯一的“頂梁柱”。艱難的日子磨礪出了母親鮮明的個性——勤勞、要強。
種田、擺攤兒……在孫元金寒窗苦讀的日子里,母親從未因家庭困難耽誤兒子的學業(yè)。
學成后,孫元金如愿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一家人過上了安穩(wěn)的生活。
本該安享晚年的母親,卻得病了。她記不起身邊其他人,只認識自己的兒子。
沒有其他辦法的孫元金內(nèi)心十分忐忑學校有著非常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帶著媽媽上班能行嗎?
“要說沒有顧慮,肯定是假的。”濟南市長清區(qū)第二初級中學校長馬勇回憶當初在得知孫元金的處境時,他們沒有盲目地做決定而是來到一家人的居住地進行了細致的走訪調(diào)查。
“了解到這位老人記憶力退化后,依然非常和藹、善良確認不會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我們才打消了顧慮。”在馬勇看來,孫元金對老人的孝順應該被鼓勵和支持。這本身對孩子們也是一種教育。
每天早上,孫元金小心翼翼扶著母親走進校園,學生們會熱情地與這位奶奶打招呼。孫元金上課的時候,辦公室里其他老師也會幫著照看老人。學校的保安會主動提醒老人注意安全,老人自己也閑不住,常常拿著抹布,一遍遍擦拭窗戶和書架,樓道也被打掃得干凈敞亮。
從一開始的忐忑到如今的融入孫元金和母親都發(fā)生著變化,“學校對于我來說已經(jīng)不僅僅是我工作的地方更像是我的家。”孫元金動容的話語中,滿懷著對學校的感激之情。而母親韓樹芳在這種開闊、溫馨、友善的環(huán)境中,病情也有所緩解。(摘編自新華網(wǎng)微信《“媽,跟我一起上班吧……”》、濟南日報、濟南時報等)
2
劉玲琍:是老師,更是媽媽!
“小雞嘰嘰叫,母雞咯咯叫,公雞喔喔叫?!闭驹谥v臺上的劉玲琍老師拿著3張分別畫有小雞、公雞、母雞的大卡片,對著臺下8名特教孩子“夸張”地展示著嘴、舌、牙、喉嚨的變化。
其間,她不時走到孩子中間,把他們的手放在自己喉嚨或嘴上,讓孩子更直接地感受發(fā)音部位、氣息大小的不同。
這樣的場景已經(jīng)重復了33年。
“眼耳鼻舌身意,色香聲味觸法,用盡所有為生命解鎖,她從命運那里奪回一副又一副翅膀,帶領孩子們飛離寂靜的牢籠,聽,每一個新的發(fā)音,都打開一個新的世界。”這是“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組委會給予劉玲琍的頒獎辭。
劉玲琍是湖南省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普通教師,1991年從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在這里一干就是33年,而且整整當了33年的班主任。劉玲琍先后教過80多名殘障學生。正是通過她的有效訓練,不少學生終于可以和普通人一樣開口說話,目前已有30多個孩子康復,15個孩子進入了普校隨班就讀。
2005年,是劉玲琍人生中最寒冷的一年。那一年,直到將實驗班學生送入高中,已結婚6年的劉玲琍才懷孕生孩子。
“大胖小子!”一家人高興不已。32歲才初為人母的劉玲琍也喜氣洋洋。可沒想到,孩子6個月時被發(fā)現(xiàn)“先天性神經(jīng)性耳聾”。
“我的天都塌了。”劉玲琍說。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沒日沒夜地為這些殘疾孩子嘔心瀝血,兒子竟也同樣有聽力缺陷。那些日子,她盡管依然上班、上課,但卻像變了一個人,經(jīng)常走神,對學生莫名其妙地發(fā)火……她甚至想辭職全心照顧兒子。
關鍵時刻,同事和學生們給了她真摯的關愛。遠在武漢讀高中的一個名叫劉夢晗的聾啞女孩,一筆一畫地給她寫了封長信:“親愛的劉老師,雖然寶寶和我一樣生活在無聲世界里,但您一定要堅強地站起來,教他說話、識字和做人的道理。請您一定不能倒下,更不要放棄寶寶今后的生活道路。我相信,總有一天,寶寶會和我一樣,有一個屬于他的未來。”
劉玲琍重新振作了起來。之前她帶了一年級的那個班的孩子,又找她來了?!耙还?4個孩子,二年級時就分成實驗班和慢班兩個班。”她說,那個基礎較差、9年完成學業(yè)的慢班學生,非要她當班主任才愿意繼續(xù)讀高中。這個班才8個孩子,接班后,她和孩子們都很努力,之后居然全部順利畢業(yè)。
自己的孩子殘疾,劉玲琍更能體會到家長的心。“我的兒子需要我守護,我的學生也需要我守護。他們都離不開我!”從此,劉玲琍更加以百倍的耐心和愛心對待學生。
“劉老師很好,像媽媽,她教我說話,我謝謝她?!睂W生鑫鑫(化名)有點兒艱難地用語言表達了對劉老師的愛。
“最喜歡參加學生的婚禮了,很多學生都叫我媽媽?!眲⒘岈P幸福地說??吹綄W生成雙成對,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時,她總是熱淚盈眶。
十多年悉心護養(yǎng),結出了令人欣慰的“果”。劉玲琍的兒子不僅考上了大學,且成績優(yōu)良、性格陽光。
身邊的同事都說,劉玲琍內(nèi)心純粹而寧靜,天生善良。(摘編自中國教育報文章《劉玲琍:用盡所有為生命解鎖》記者禹躍昆 李倫娥)
3
楊淵:像媽媽一樣當一名鄉(xiāng)村好教師 守望山區(qū)孩子的夢想
在湖北恩施大山里長大的楊淵,媽媽也是一名鄉(xiāng)村教師,因此,她深知山里孩子的求學不易,像媽媽一樣當一名鄉(xiāng)村好教師是她的夢想。2013年,楊淵考入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泔溪鎮(zhèn)太吉村小,如愿成為了一名鄉(xiāng)村教師。
兩年后,她從條件相對較好的酉陽縣泔溪鎮(zhèn),考到了更為偏遠、更缺老師的重慶市黔江區(qū)馬喇鎮(zhèn)官莊村小?!澳氵@不是從‘米籮籮’跳進‘糠籮籮’嗎?”同事們笑著說。
來到坐落于海拔九百多米大山深處的官莊村小,這里的情形是楊淵沒想到的。幾個老師分一碗泡面、停水停電、點蠟燭工作是常事?!白詈ε聲娚蠜]有電,門被風吹得咣咣響?!睏顪Y說。
大山里的孩子沒有太多奢求,一根小皮筋,一張小貼畫……看到孩子們蹦起來、跳起來,楊淵也很高興,“我能做的就是盡量讓這些缺少關愛的留守兒童感受到愛”。
孩子們沒有見過顯微鏡,她找來一個廢舊顯微鏡,帶他們看蝴蝶的翅膀,孩子們爭著看,眼睛都不眨一下。
孩子們沒看過歌唱會,她找中心學校借了一個音響,搬來七八條板凳,孩子們唱得很開心。
為了解孩子們的家庭狀況、成長經(jīng)歷,她一直堅持家訪?!按禾炻勚筒嘶ㄏ?,夏天冒著大雨滂沱,秋天踏著滿山落葉,冬天踩著萬瓣雪花……”家訪路上,楊淵寫了這樣幾句話。
那些無法隨校就讀的學生怎么辦?小宇(化名)是一名腦癱患者,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對小宇這類兒童,學校開展“送教上門”服務工作。這些年來,她送教上門達上千學時。
2017年,官莊村小撤并后,楊淵又來到重慶市黔江區(qū)馬喇鎮(zhèn)中心小學任教。在學校支持下,她組建了學校第一支校園足球隊。在她的努力下,她這個業(yè)余“土”教練帶著孩子們戰(zhàn)勝了多支城區(qū)學校的“專業(yè)”球隊,獲得了區(qū)級聯(lián)賽亞軍。如今,學校籃球、田徑、乒乓球、合唱、繪畫……鄉(xiāng)村少年宮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孩子們加入,學校也熱鬧起來。
去年3月,楊淵又調(diào)到重慶市黔江區(qū)阿蓬江鎮(zhèn)中心小學校任副校長,“組織信任我,予以重任,我應該擔起這份責任,勇挑重擔。哪怕我無法成為最優(yōu)秀的,但我定會成為最努力的那一個”。11年鄉(xiāng)村教師崗位的堅守和執(zhí)著,她收獲著快樂,也守望著山區(qū)孩子們的夢想。(摘編自中國教育報文章《楊淵:守望山區(qū)孩子的夢想》記者 楊國良)
寫不完的母親,
說不完的親情,
鐫刻在每一個人的心里;
在“母親節(jié)”這個特殊的日子,
讓我們停下忙碌的腳步,
以章達意、以文傳情,
祝福媽媽們,
節(jié)日快樂,身體健康!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綜合,部分素材來自新華網(wǎng)微信號、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濟南日報、濟南時報等
圖片來源:微言教育、中國教育報、包圖網(wǎng)
視頻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微信號
本文只為傳遞信息,如存在文章/圖片/音視頻等資源使用不當?shù)那闆r,請聯(lián)系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pinthepufferfi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